考生們在進行考研政治復習時,要學會梳理高頻考點。史綱、毛中特的知識點常常結合起來考查,考生們在做題的時候也要多做答題分析。下面是湖北文都考研為考生整理的客觀題分析復習之五四運動。
一、模擬題練習
1919年5月4日,北京大學等北京十幾所學校的學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,隨后舉行示威游行。他們一致主張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,要求懲辦北洋軍閥政府的三個親日派官僚曹汝霖、章宗祥、陸宗輿。集會學生示威游行的口號是( )
A.“還我青島”
B.“外爭主權,內除國賊”
C.“廢除二十一條”
D.“反對華北自治”
答案:ABC
解析:1919年5月4日,北京大學等北京十幾所學校的學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,隨后舉行示威游行。他們提出“外爭主權,內除國賊”、“廢除二十一條”和“還我青島”等口號,一致主張拒絕在和約上簽字,要求懲辦北洋軍閥政府的三個親日派官僚曹汝霖、章宗祥、陸宗輿。迫于人民群眾的壓力,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釋放被捕學生,并宣布罷免親日派官僚曹汝霖、章宗祥、陸宗輿的職務。6月28日,中國政府代表也沒有出席巴黎和約的簽字儀式。至此,五四運動的直接斗爭目標得到了實現,運動取得了重大勝利。所以,ABC選項是正確選項;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,1935年12月9日,北平(今北京)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,喊出““反對華北自治”、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”、“停止內戰,一致對外”等口號,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。12月16日,北平學生和市民1萬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。會后,舉行了更大規模的示威游行,這就是一二·九運動。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,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。所以,D選項是錯誤選項,不選。
二、答題思路
同學在學習五四運動內容時,首先,需要了解五四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、實踐基礎;第二,重點掌握五四運動的口號,做好與其他階段喊出口號的區別;第三,靈活把握五四運動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等。
以上是文都考研為2019考生整理的“2019考研政治:客觀題分析復習之五四運動”的相關內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